会议预告

行业新闻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甘精胰岛素治疗后游离脂肪酸的变化

Free fatty acid changes with insulin glargine versus thiazolidinediones according to baseline A1C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EASD 2007

背景和目的:

血脂异常,包括游离脂肪酸(FFAs)、甘油三酯(GT)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可以大大地增加与糖尿病相关的心血管风险。游离脂肪酸升高在胰岛素抵抗中有确定的作用,而噻唑烷二酮类(TZDs)曾经显示可以降低脂毒性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引起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此外,胰岛素可以降低高血糖相关的脂解作用。这项分析的目的是检查血糖控制与脂质变量之间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这是两项随机化、开放标签、平行组研究,比较甘精胰岛素(GLAR)与噻唑烷二酮作为磺酰脲类和/或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能足够控制的糖尿病患者的添加治疗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在这项事后分析中,我们根据基线糖化血红蛋白评估了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改变。研究一:甘精胰岛素(n=165)vs吡格列酮(PIO;n=182)。基线和24周的脂质值分别可以在121例患者和128例患者获得。根据基线糖化血红蛋白值,将患者分成两个组:≤8.5%和>8.5%。研究二:甘精胰岛素(n=105)vs罗格列酮(RSG,n=182)。基线和24周脂质值分别可以在87例和83例患者获得,也根据基线糖化血红蛋白值将这些患者分成两个组。安全性评估,包括低血糖和不良事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被监测。

结果:

在研究一,基线糖化血红蛋白值>8.5%的患者组中,甘精胰岛素比吡格列酮引起平均值±SE游离脂肪酸显著较大的降低(-0.21±0.02 vs -0.12±0.02mmol/L,P=0.006)。在研究二,游离脂肪酸的降低在甘精胰岛素组与罗格列酮组类似。甘油三酯的降低在研究一中甘精胰岛素组与吡格列酮组类似,在研究二中基线糖化血红蛋白≤8.5%的患者组中,甘精胰岛素比罗格列酮有显著较大的作用(-0.34±0.11 vs -0.20±0.13,P=0.002)。所有3种治疗药物都安全,并且可以耐受。治疗-紧急的不良事件在研究一中的甘精胰岛素组和吡格列酮组以及研究二中的甘精胰岛素组和罗格列酮组之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结论:

总之,基线糖化血红蛋白对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影响似乎在甘精胰岛素组更加明显,可能反应了有较大基线糖化血红蛋白值的患者有较大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这些事后分析所发现的结果提示,当基线糖化血红蛋白>8.5%时,甘精胰岛素比噻唑烷二酮类显示较大的游离脂肪酸降低作用,并且显示这种降低与在较低基线糖化血红蛋白下所观察到的噻唑烷二酮类的作用类似。由于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促发葡萄糖代谢失调,并且对细胞因子和脂联素有有害影响,所以在糖化血红蛋白值升高的情况下甘精胰岛素对游离脂肪酸的降低作用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益。

全文检索小助手:

如果您有“基础胰岛素相关文献全文”的检索需求,敬请联系help.basalinsulin@gmail.com,我们将为您搜索并发送到您的邮箱内! 请在“全文求助”邮件内尽量详细说明“标题、作者、杂志及卷期、PMID、全文链接”等内容,以便我们更精准地进行搜索!

求助全文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